一個最接近神明的畫家

1943年(昭和18年),廖武治生於臺北市,時正值日本殖民臺灣末期,他的父親給他取日本名字「武治」,兩年後二次大戰結束,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失利,撤守臺灣,在七歲那年,他進入大稻埕的永樂國小就讀。當時校方為了提升初中聯考升學率,取消高年級學生美勞、音樂、體育等藝能課程。1955年,他通過初中聯考,分發省立復興中學初中部後,這才開啟學習美術之路。當時經常在課後前往美術老師的宿舍練習素描,夢想一日能進入臺北師範學校的美術科就讀,惟當時的聯考制度以學科考試及格,作為是否能成為藝術家的門檻。

1957年,廖武治經父親友人楊雪樵醫師的介紹,轉學到臺北市私立延平補習學校初中部就讀,楊雪樵也啟蒙他對西洋古典音樂的熱愛。1959年,延平補習學校升格為完全中學,他在初中部畢業後直升高中部。當時畫壇頗富盛名,但非主流的畫家張萬傳(1909-2003)在延平高中部教授美術。18歲那年,有一天下課後,騎著腳踏車跟張老師到位於錦西街的住家,第一次看到掛在牆上的油畫,給了他強烈的震撼與感動。從此便經常到老師家裡看畫,慢慢地就在張家閣樓的畫室裡習畫,也跟隨老師到戶外寫生,張老師成為他藝術生涯中的啟蒙者。

張萬傳,1909年生於淡水,1927年參加畫家倪蔣懷(1894-1943)所出資成立的「臺灣水彩畫會」,首次展覽之後,1929年進入留英的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所指導的「臺灣繪畫研究所」學習,進而結識陳德旺(1910-1984)與洪瑞麟(1912-1996)兩位藝術同好;兩人同樣因未具備中學五年畢業學歷或專科學校考生檢定合格,而無緣報考東京美術學校。在往後的歲月中,三人在藝術之路上相互砌磋,並成為終生的藝壇摯友。

1930年,張萬傳與陳德旺、洪瑞麟三人前往日本,接受當時東京北區前輩畫家吉村芳松(1887-1965)的指導,隔年一同考入私立帝國美術學校。張萬傳在唸完一年後即因「哲學」課程太多,占去了真正畫畫的時間,辦理退學,重新回先前就讀過的「川端畫學校」,全心投入素描和油畫練習。1946年返臺,接受臺北建國中學聘請,擔任美術與體育教師,同時籌組橄欖球隊,隔年1947年2月28日發生二二八事件,張萬傳因帶領建中學生參與抗爭失敗,逃亡至金山以打魚為生。1948年轉任教於大同中學擔任美術與體育老師。

1938年張萬傳與陳德旺、洪瑞麟、陳春德(1915-1947)、呂基正(1914-1990)組「MOUVE」行動展。1954年以「MOUVE」成員為班底及張義雄(1914-2016)、金潤作(1922-1983)、廖德政(1920-2015)成立紀元美術會,是「省展」及「臺陽美展」之外民間重要的美術團體。1955年,張萬傳與大同中學同僚組織「星期日畫家會」,是一群熱愛美術的業餘畫家成立的美術社團,同年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第一屆年展。1961年,廖武治在張老師的引薦下加入星期日畫家會,並經常於假日結伴至淡水、大稻埕、九份等地寫生,也常在會友的畫室作人體寫生,之後每年參加畫展直到1984年。

1959年,張老師的摯友陳德旺也在延平中學兼課,廖武治因此與陳老師結下亦師亦友之緣。當時陳老師的學生常邀集一些朋友共同出資邀約模特兒,以裸婦為題材作畫,張老師與另一位好友洪瑞麟也經常參加。張老師的黑色蠟筆畫速寫、陳老師的歐式鉛筆畫法、洪老師的人體水墨畫,見習了多位老師多樣且多元化的素描與油畫功夫,拓展了廖武治的美術視野。

1961年高中畢業後,因為家境困難而放棄參加大學聯考,到臺北市大同區公所擔任職代,三年後,轉往新光產物保險公司任職,新光產物保險公司原本在館前路,後來搬到武昌街一段,隔壁沒幾間就是明星咖啡館,是年輕時經常去的地方,當時是一位白俄人在經營,牆上都有掛著早期畫家的油畫,亭仔腳有一位詩人周夢蝶在椅頭仔寫作,人來人往好像跟他無關,對面的城隍廟沒什麼人參拜。當年張老師在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夜間部美術科國畫組兼課,隔年以選讀生身分進入藝專夜間部美術科研習西畫,希望藉由通過考試成為正式生,惟校方安排了太多無關繪畫訓練的課程,一年後便休學。他和張老師同樣只在正規的美術學校研習一年就中斷,不知是巧合還是宿命?或許師生兩人只是同樣需要獨立思索與全心精進的學習空間?不約而同走上一條孤獨且自由的藝術之路。

1960至70年代的臺灣畫壇中,楊三郎(1907-1995)與張萬傳,前者於戰後組臺陽美術協會,且執教於國立藝專,屬官展與學院派系統;而後者是學院派之外的非主流畫家,兩人雖經常意見不同,彼此的情誼卻是越吵越合。1974年,楊三郎籌組「中華民國油畫學會」並擔任第一屆理事長,廖武治經由楊三郎的推薦加入了油畫學會,每年參加油畫學會舉辦的全國油畫展直至1985年。1991年在楊三郎極力推薦下,破格進入「臺陽美術協會」成為預備會員,之後曾參加過4次臺陽美展。

1979年,隨張萬傳老師籌組臺灣畫壇在野團體「北北美術會」,當年11月在臺北市明生畫廊舉行首展,會員們經常結伴出外寫生相互切磋,1984年「北北美術會」展出六回聯展,之後就因故停辦。

1982年,前往美國洛杉磯及達拉斯參觀美術館及寫生。同年,時任臺南市長蘇南成所舉辦的「中華民國千人美展」,及1985年蘇市長轉任高雄市府時所舉辦的「中華民國當代美術大展」,與張萬傳老師都受邀展出作品。

1983年,再度參加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全國油畫展」,其中參展作品〈淡水禮拜堂〉獲選參加日本亞細亞美術交友會在東京都美術館展出的「第19屆亞細亞現代美展」。同年,與張老師同赴東京參觀畢卡索展,並至京都、福岡等地寫生。回臺後,以代書事務所隔壁的套房作為畫室,開始臨摹尤特里羅、莫迪里亞尼、塞尚等人畫作,同時也請模特兒作人體寫生。

淡水基督教禮拜堂

1991年,受邀參加臺北吉証畫廊舉辦的「九一秋季油畫特展」;1992及1993年則應臺北印象畫廊邀請,參加「七人聯展」及「八人聯展」。

1993年,年過半百受邀在臺北官林藝術中心舉辦首度個展,展出作品包括風景畫、靜物畫、人體畫共30件。展出作品中〈淡水禮拜堂〉等8件被私人收藏。1995年再與張祥銘(1933-2000)、黃植庭(1935-2016)籌組「大稻埕美術會」,至1999年共展出三次。

1980年代的臺灣,經濟起飛,繪畫巿場蓬勃發展,臺灣前輩畫家的畫作,成為收藏家爭相購藏的珍品。張萬傳老師的作品,也漸受重視,聲譽日高,也有了豐厚的收入,身邊也出現許多追隨者,張老師的晚年歲月過得既風光但也孤寂。張老師因受到不實的耳語心中對廖武治有諸多不諒解及誤會的產生,因此與張老師四十多年亦師亦友、亦父、亦子的情誼就此中斷,雖然心中充滿遺憾但生命中對繪畫的執著與喜愛一直未曾改變。

1979年,廖武治開始在具有兩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擔任董事,1992年擔任總幹事時,開始保安宮的內部整頓,1993年將藝術融入宗教推廣「保生文化祭」,之後在2023年保生文化祭中的「保生大帝聖誕慶典」活動,登錄為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1995年主持了保安宮自1917年廟體重修以來,規模最大的古蹟修復工程。由於受過美學訓練,及個人對於「美」的一份堅持,這信念完全反映在保安宮的修復工程上。重修工程以「整舊如舊」的概念為主軸,同時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工法,其中多項修復措施是臺灣古蹟修復工程史上的創舉,其成果於1998年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今文化部)頒發的文馨獎特別獎及金獎肯定。個人並在2002年獲內政部頒發內政二等獎章,及臺北市政府所頒發的文化獎。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發「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Asia-Pacific Awards for Culture Heritage Conservation)榮譽獎(Honourable Mention)予保安宮及修復主持人,這是臺灣首次獲此殊榮,也是他個人畢生最大的成就。隔年,應邀參加亞洲近代建築網絡modern Asian Architeure Network(mAAN)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第四次國際會議,發表了〈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論文。

2008年,獲聘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系的專業技術副教授,負責傳承保安宮的古蹟修復經驗。2013年,在臺北市第一國際獅子會60週年慶典禮中獲頒「臺灣貢獻獎」,表彰個人以七年時間投入保安宮古蹟維護,成為臺灣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的民間團體。

1974年廖武治因父親驟逝回家承接父業,後又擔任保安宮總幹事,一面為了生活忙於自己的家業,一面處理保安宮的廟務,事業繁忙之際,作畫的時間相形減少,雖時有新作參與展覽,但無更多的心力投注於繪畫創作。2012年他結束賴以為生的工作,除廟務外,決定重啟繪畫新旅程,再度專心作畫。

2013年,他應臺北市社教館邀請,舉辦生平第二次個展,距上次個展已過二十年,展出近年的作品40件,包括東北角海岸、九份、淡水、觀音山、大稻埕為主題的風景寫生,以及靜物與人體等畫作。其中〈九份舊街〉、〈鄉野風景〉、以及兩幅〈蓮池〉等。

個展結束後的秋天,廖武治與家人前往法國花都巴黎,參觀了羅浮宮、奧賽、橘園、莫內與羅丹美術館、巴黎市近代美術館、國立現代美術館以及龐畢度文化中心等典藏印象派畫作為主的美術館。同時也前往20世紀初期藝術家聚集的蒙馬特與紅磨坊,漫步塞納河畔,並前往巴黎近郊吉維尼的莫內花園與奧維爾等地進行取材。他的女兒曾問他來到巴黎有何感想?他感慨的說,若能夠早10年來到巴黎該有多好?然而女兒回答:「如果你早10年來巴黎,就沒有今日的保安宮。」無論如何,巴黎此行完成了他畢生夢寐以求的夢想。

2014年,前往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參觀曾留學法國被譽為日本近代西洋畫之父-黑田清輝(Kuroda Seiki)的個人展。同年二度前往日本岡山倉敷市參觀大原美術館,館外有羅丹雕塑作品及貝多芬的大理石頭像,館內有印象派巨匠塞尚、莫內、莫迪里亞尼、波那兒、羅特列克、高更、盧奧、畢卡索等人的油畫作品。

2017年3月25日,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前臺北市社教館)再度邀請廖武治舉辦第三次個展。這次所展出的40餘件作品,諸如在法國取材創作的吉維尼莫內花園蓮池、巴黎街道與塞納河風景、蒙馬特街道,以及臺灣東北角海岸、淡水、大稻埕等地的風景畫、靜物畫以及人物畫,都是畫家深刻烙印心裡永不磨滅的景象。在開幕當天,他接受了中國時報採訪,報導中留下了這樣的註腳:「廖武治此次展出的作品用色明亮豐富、線條大膽,不但可欣賞到他畫筆下的巴黎風情,也能從歷年的創作中看見這位宗教藝術家的心靈風景。」透過創作,讓參觀者理解進而啟發想像,對藝術家來算是最美的讚譽了。一連兩次的個展讓他對自己從事繪畫創作,產生極大的信心。

2016年10月15至16日,主持保安宮與教廷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PCID)共同主辦「一起尋找真理:基督徒與道教民間信仰者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與梵蒂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Ayuso主教簽署共同宣言,表達雙方共同的理念與合作的決心,期許攜手為世界和平、教育兒童與幫助弱勢等目標努力。為實踐此宣言,廖武治於2018年3月14日至梵蒂岡晉見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創下教宗首次接見道教團體先例,他並致贈教宗一幅親手繪製的「大龍峒保安宮」油畫典藏於梵蒂岡博物館,教宗則是回贈就職五週年銀質紀念章,此章見證友誼彌足珍貴。

梵蒂岡晉見教宗方濟各後,廖武治一行人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地下墓園、梵蒂岡博物館等處參觀,第二天起到羅馬、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古城參觀教堂、博物館、美術館參觀早期宗教繪畫,接著前往米蘭、威尼斯等地取材。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特別接見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 。(梵蒂岡教廷攝影提供)

回顧這位畫家的一生,他雖未接受完整的正規美術教育,但有幸追隨張萬傳老師,以師徒制的傳習方式領會繪畫藝術的奧妙,在創作上不僅受張老師的啓迪教誨,也深受印象派畫家塞尚、梵谷、莫內、馬諦斯等大師的影響,渾身上下充滿藝術氣息。中年之際,除負責廟務工作外,每天在保生大帝殿內禪坐,調養身心,遠離妄想,受到宗教的洗禮。歲月雖流逝,但其間的經歷的磨鍊養成他堅定卻不失浪漫的懷想,這種情懷總能真實呈現在畫布上。

在2004年5月,當《在野‧雄風,張萬傳》一書出版時,廖武治猶記得曾接到一封寄件者未明的電子郵件,那人說:「廖武治,你何不在野也雄風?」回想一生數十年與繪畫結下的不解之緣,與恩師不解之師徒情誼,人生縱然有所錯過有所失落,如今已然「也無風雨也無晴」。